文献条码 |
索书号 |
状态 |
所属分馆 |
所在馆 |
馆藏地点 |
架位号 |
单价 |
套价 |
入库日期 |
{$Think.lang.operation} |
0310237729 |
I207.22/257/ |
在架 |
LIBNET中心馆 |
LIBNET中心馆 |
|
|
CNY148.00 |
CNY148.00 |
2024-11-18 |
登录 |
0310237730 |
I207.22/257/ |
在架 |
LIBNET中心馆 |
LIBNET中心馆 |
|
|
CNY148.00 |
CNY148.00 |
2024-11-18 |
登录 |
0310237731 |
I207.22/257/ |
在架 |
LIBNET中心馆 |
LIBNET中心馆 |
|
|
CNY148.00 |
CNY148.00 |
2024-11-18 |
登录 |
0310237732 |
I207.22/257/ |
在架 |
LIBNET中心馆 |
LIBNET中心馆 |
|
|
CNY148.00 |
CNY148.00 |
2024-11-18 |
登录 |
订购年份 |
验收类型 |
验收期数 |
验收数量 |
验收日期 |
未找到数据 |
000 nam0
001 __ 0118003545
005 __ 20241118003545.0
010 __ ■a978-7-5227-0402-9■dCNY148.00
100 __ ■a20221027d2022 em y0chiy50 ea
101 0_ ■achi
102 __ ■aCN■b110000
105 __ ■ay z 000yy
106 __ ■ar
200 1_ ■a过程之美■Aguo cheng zhi mei■e唐前诗赋的文体互动与文学生成■f唐定坤著
210 __ ■a北京■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■d2022
215 __ ■a447页■d24cm
330 __ ■a本书描述了汉魏六朝的诗赋演变与交互影响。其中关注诗赋在题材、手法、句式、语词、声律、创作观念等基本问题上的异同互动,昭示文学演进的“内在理路”、阐释“体各有妙”的体貌之美、揭示诗赋的根本性质、解释“赋亡”“诗兴”的文学原因等。
606 0_ ■a古典诗歌■x文体■x文学研究■y中国
606 0_ ■a赋■x文体■x文学研究■y中国■z古代
690 __ ■aI207.22■v5
690 __ ■aI207.224■v5
701 _0 ■a唐定坤■Atang ding kun■4著
801 _0 ■aCN■b91MARC■c20221103